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服务

不让 “老年患者” 犯难的4 个适老服务优化的细节

25年11月03日 阅读:953 来源: 漆杰首发


  概述:聚焦民营医院老年患者 “行动不便、流程难懂、沟通不畅” 的服务痛点,结合实战经验从 “适老环境改造、简化就诊流程、专属陪诊服务、通俗化沟通” 四个维度,附综合民营医院案例,提供可落地的适老服务方案,帮助医院提升老年患者体验与口碑。


  咱们民营医院做服务,很容易忽略 “老年患者” 这个群体 —— 大厅里的自助挂号机字体太小,老人看不清;就诊流程单全是专业术语,老人看不懂;医生说话快、用术语,老人听不明白;上下楼没专人帮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能靠家属…… 这些 “小问题”,对老年患者来说却是 “大麻烦”,最后要么让家属抱怨,要么让老人再也不来。其实做好适老服务不用花大价钱,抓准几个细节优化,就能让老年患者 “看得懂、走得顺、听得明白”。


  去年帮一家综合民营医院做适老服务升级,之前老年患者投诉里,“不会用自助机” 占 40%,“流程复杂” 占 30%,“听不懂医生的话” 占 20%。我们用了四个小细节,半年时间老年患者满意度从 75% 涨到了 92%,复诊率还涨了 23%,很多老人说 “这家医院比家里还贴心”。


  第一个细节,搞 “适老环境微改造”,别让老人 “处处碰壁”。很多医院环境设计没考虑老人需求,比如自助机太高、地面滑、标识不清晰。我们帮这家医院做了几个小改动:在大厅设 “老年患者专属服务台”,摆上老花镜、放大镜、血压仪,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老人挂号、取号,不用再排队等自助机;自助机旁边贴 “大字版操作指南”,字体比原来大 3 倍,还加了图片步骤,比如 “第一步:点这里选‘挂号’”,旁边再安排 1 个志愿者,看到老人操作就上前帮忙;走廊两侧装 “扶手”,每隔 10 米设 1 个 “休息座椅”,地面铺 “防滑地垫”,卫生间装 “紧急呼叫按钮”,马桶旁加 “助力扶手”—— 有位 82 岁的张大爷说:“之前来医院,走廊没地方坐,走几步就累,现在有扶手有椅子,方便多了。” 这些改造花不了多少钱,但能让老人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意外风险。


  第二个细节,简化 “老年就诊流程”,别让老人 “跑断腿”。老年患者大多记性差、体力弱,复杂的流程会让他们犯怵。我们帮这家医院设计了 “老年患者专属就诊流程”:老人到服务台后,工作人员先问清 “要看什么病”,然后帮挂对应科室的号,还会给一张 “大字版流程卡”,上面写着 “1. 先去 3 楼内科候诊 2. 医生开完单后,到 1 楼缴费 3. 缴费后去 2 楼做检查 4. 检查完回 3 楼找医生看结果”,每个步骤都标清楼层和方向;同时,检查科室对老年患者 “优先安排”,比如抽血、B 超,老人不用排队,到了就能做;如果老人行动不便,工作人员还会用 “轮椅接送”,从挂号到看完病,全程不用老人自己找路、排队。有位陪母亲来看病的李女士说:“之前带妈妈看病,光找科室就跑了好几趟,现在有流程卡还有人送,1 个小时就看完了,太省心了。” 简化流程后,老年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从 2.5 小时缩短到 1 小时,投诉 “流程复杂” 的情况几乎没有了。


  第三个细节,配 “专属陪诊员”,别让老人 “孤单就诊”。很多老年患者没人陪诊,自己看病时 “不知道问什么、忘了拿报告”。我们帮这家医院安排了 “老年陪诊员”—— 陪诊员都是有护理经验的护士,专门陪没人陪同的老年患者就诊:陪诊时帮老人记 “医生说的注意事项”,比如 “每天吃 1 片药,饭后吃”;帮老人拿检查报告、取药,还会把药的用法写在 “大字版用药卡” 上;看完病后,陪诊员会把老人送到门口,还会留自己的电话,说 “有问题随时打我电话”。有位 76 岁的王奶奶,子女不在身边,之前自己看病总忘了拿报告,现在有陪诊员陪着,她说:“陪诊员比闺女还贴心,帮我记着拿药,还告诉我怎么吃,再也不怕忘了。” 陪诊服务推出后,没人陪同的老年患者占比从之前的 25% 涨到了 40%,而且这些老人的复诊率比有家属陪同的还高,因为 “有陪诊员在,放心”。


  第四个细节,用 “通俗化沟通”,别让老人 “听不懂”。很多医生和老年患者沟通时,习惯说专业术语,比如 “高血压二级”“糖尿病肾病”,老人根本听不懂,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的病该怎么治。我们帮这家医院给医生定了 “沟通规则”:和老人说话要 “慢一点、大声一点”,不用专业术语,用 “大白话” 讲 —— 比如不说 “高血压二级”,说 “你血压有点高,比正常范围高一点,需要吃药控制”;不说 “糖尿病肾病”,说 “你糖尿病时间长了,影响到肾了,以后要少放盐、少喝水”;同时,多问 “是不是听懂了”,比如讲完用药方法,问老人 “您记不记得怎么吃?要不您再跟我说一遍?”;最后,把 “注意事项” 写在 “大字版纸条” 上,让老人带回家,比如 “每天吃 1 片药,早上吃,别吃肥肉”。有位医生说:“之前和老人沟通,说了半天他也没明白,现在用大白话,还写纸条,老人清楚多了,问的问题也更到位了。” 沟通优化后,老年患者对 “病情和用药的理解度” 从之前的 55% 涨到了 90%,投诉 “听不懂医生的话” 的情况降了 85%。


  其实民营医院做好适老服务,核心是 “站在老人的角度想问题”—— 他们怕复杂、怕孤单、怕听不懂,咱们就把流程简化、把陪伴跟上、把话说通俗。这家医院现在不仅老年患者多了,还靠 “贴心的适老服务” 出了名,周边社区的老人都愿意来,有的老人还推荐邻居来就诊。咱们做服务别只盯着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群体其实有很大的需求,把适老服务做好,既能提升口碑,还能带来稳定的客户流。



本文使用 AI 工具辅助整理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97阅读

把“出院送别仪式”做成品牌:一杯温豆浆+一段视频,让患者哭着打五星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1-04 12:08:19 文章来源:首发

1845阅读

感知重塑:医疗服务温度传导的九层进阶体系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1-03 12:03:07 文章来源:首发

1743阅读

服务提升实战手册:从流程再造到患者体验全链路

作者:漆杰 时间:2025-11-02 11:20:41 文章来源:首发

3896阅读

把投诉变成“惊喜单”,客服部3步做到“患者发火前先道歉”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0-31 14:10:41 文章来源:首发

4193阅读

民营医院如何用服务体验构建竞争壁垒?

作者:漆杰 时间:2025-10-31 08:47:26 文章来源:首发

3098阅读

服务体验升级的“隐形引擎”:如何用细节撬动口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0-30 16:17:05 文章来源:首发

漆杰
简介
研发患者全周期服务体系,创建医护人员沟通"三维共情"培训体系。
职业亮点
纠纷调解成功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