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经营良好但运营困难的医院怎么办?

25年11月02日 阅读:674 来源: 钱培鑫原创


  特殊的时期总会出现特殊的情形。


  社会办医发展到这两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从社会办医政策利好、蓬勃发展,到全面收紧,举步维艰,也就几年时间。很多投资人、从业者,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于是,出现了很多怪现象。


  行业遭遇寒潮,大部分医院日子都不好过。但还是有一些医院经营情况还可以,效益也还不错,经营收入足够覆盖经营支出,甚至还有较好的结余或利润,通俗一点说,就是自己完全能够养活自己,还有多。这是医院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医院是完全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甚至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医院依然经营很难,到处缺钱,工资欠,药品款付不出,药品进不了货,房租好久没付了,房东拉闸断电,很多债权人起诉,账户经常被封。等等,医院运营出现困难。


  这些医院,运营困难的原因,与医院本身经营几乎没有直接关系,却是医院以外或医院经营以外的一些原因。


  一类是前期投资过大,医院非经营性负债高企,原来效益好的时候,还可以勉强支撑还债。行业趋势下行,医院效益远远低于原先或预期,自身经营现金流已无法覆盖各种到期债务(建安工程款、设备款、各种借款,等),投资人又鉴于各种原因(自身资金困难,或行业趋势下行后无意再救医院)无意或无力出资施救。


  或是投资人是一个集团型企业,关联投资和企业较多,关联企业之间财务与资金往来复杂纷乱,互相拆借、担保多,经济下行或其他原因,投资人其他企业或板块出了问题,牵涉到医院,医院又无力承担外部关联企业给医院带来的债务的清偿。


  这种情况之下,债权人纷纷起诉,医院账号陆续被查封,医院资金经常性被划扣,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就如一个健康人,脖子上被套了一根绳束,而且越勒越紧,慢慢地,喘不过气来了。


  这些医院,不解决运营困难,不把脖子上的绳束解掉。经营再好,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温水煮青蛙,绳束越勒越紧,断气,是迟早的事。


  这些医院,是所有困境医院中,最冤也是最可惜的。就如一个健康人,活生生被别人的失误,误伤致病致死,而且是慢慢死亡。


  两年多来,走过多省多地,见过各色医院。也见过很多上面这种医院,似乎还不在少数。


  这些医院,有的依然在泥潭中挣扎,越陷越深,被动等死;有的投资人、管理者也在千方百计求生:有设法筹一点钱还一下,解封一个账号;设法把最后的设备也去做个成本不低的(年化10%以上)融资租赁,以还一笔逼紧的债;甚至借一些成本更高的民间借贷。这些借债,往往会把医院股东也拉下水。其实,这是饮鸩止渴,非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会把医院、投资人本人越拖越深。


  这些医院,一旦到出现明显影响医院运营的情况,一般已经遭受了1-2年时间的持续性困扰,而决非一月半载。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抱有侥幸心理,影响刚开始,认为坚持一下,努力一把,会好起来,所以就在那里死撑。殊不知,绳子肯定会越勒越紧,加上这几年行业大环境的持续恶化(很多本身就是行业环境恶化所致),死亡已是这些医院的肯定归宿——如果不采取一些治本措施。


  本怎么治?


  这类医院的问题,相当于一棵树,周边的土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一车碱性化学物质不慎倾倒在周边,使土壤碱化,生存环境恶化,直接危及生命。治本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要早。土壤被污染,这是一件肉眼就能第一时间看到的事情,应该要当机立断马上处理,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办法。洗地、施肥、修剪枝叶等可以临时性做,但都不是根本性办法,必须第一时间考虑移栽、换土,或其他技术难度更高的但必须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如用酸性物质做中和处理,等。姑息和拖延只能让树的生命活力变得更弱,侥幸等待更是等死。总之,处理越早越好,对医院的影响也越小。


  二要割。就是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切断树根与污染处的连接。挖出一条物理沟渠,让污染不再持续扩大加深加重。前年,走访一家医院,原来是当地(县)的第二人民医院,区位、品牌、效益一直很好。15年前改制,被当地一位企业家接手(记得当时我们也曾参与,做过考察),改称XX第二医院。改制后经营发展一直很好,完成异地迁建,环境、硬件有了根本性改善,营收高峰时已达2个亿。不想多年前,投资人主业出问题,一方面医院资金被持续抽走补关联企业的洞,医院流动资金持续吃紧,另一方面,医院还为关联企业的几笔银行贷款进行了担保,贷款到期未还,银行起诉,医院账号被封,医院运营困难雪上加霜。


  因为医院的特殊性,这家医院不仅是县域的次医疗中心,还承担着很多公共卫生任务,所以政府是不可能见死不救的。政府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把医院的管理权从投资人手里收回来,同时把财务、流水与投资人及关联企业做彻底切割。另行建立由原管理团队组成的管理专班,由相关部门和债权人组建临时监管机制。对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协调债权人暂时搁置债权的执行,保证医院正常运营。


  确实,切割与封闭,这是保住医院的最关键办法。这家医院,有政府加持,操作自然容易。但是,其他很多民营医院,就没有这种优势了,这项工作必须自行完成。可以由任何一方提出,并由投资人、管理方、债权人三方协商同意,实施这一工作。各方必须明白,保住医院,也就从根本上保住了关联各方的利益。受益方还包括政府和百姓。


  三要彻。就是解决问题的工作一定要做彻底。切割与封闭管理,也只是保医院的临时性过渡办法。要解决医院运营受困的根本性问题,就必须要彻底。医院切割与封闭,目的之一也是给彻底解决问题争取时间。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把这棵树的污染源彻底、永久性清除。


  办法有很多,如果投资人想最大化保住自己的利益,不被清场,那么就要主动出击。与债权人、政府和司法部门沟通和设计方案。一是与债权人协商,只调整债权期限,不减少债权额度。对那些负债不多,或有个人连带责任的,可以协商简单做债务展期,这个难度相对不大,容易做,前提是你要确保新的还款协议你能肯定可以执行,否则麻烦是很大的;二是自行预重整,对那些债务太多,简单债务展期是无法实现清偿的,就与全体债权人协商一个还款比例(按实际还款能力定)和还款办法,得到大部分债权人(破产规定的比例)同意后,就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走个司法程序,最终通过司法手段,将医院剥离部分甚至大部分债务,医院能够继续留在自己手中(当然可能需做技术安排);三是最不得已的办法,就是申请和启动破产程序,这是一个对债务人、债权人双输的办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把资产价值合法地最低化。债权人清偿率最低,债务人彻底出局。所以,聪明的债权人也不会首选破产。


  造成医院经营良好但运营困难的原因,除了上面两种情况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如多个股东,内部矛盾,造成内耗致管理失秩;医院实控人发生人生自由方面的意外,致使医院失控,等。底层逻辑,就是医院以外的原因,造成医院经营管理和运营秩序错乱无序,甚至使医院运营无以为继。这样,同理,解决这一困局的底层逻辑,必须解除危及医院正常运营的源头因素。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46阅读

效能革命:民营医院经营破局的四维重构法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03 11:50:45 文章来源:首发

1110阅读

AI赋能的医院运营实战手册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02 10:32:25 文章来源:首发

3457阅读

淡季不淡,用“会员次卡”把空床变成现金流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0-31 14:05:00 文章来源:首发

5478阅读

获客成本翻倍时代,民营医院如何实现患者量增长?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0-31 08:30:16 文章来源:首发

3123阅读

别总盯着毛利率!民营医院经营增效的3个隐形杠杆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0-30 16:09:28 文章来源:首发

2814阅读

运营突围:从“等客来”到“创客流”的实战三步曲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0-30 14:36:33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浙江和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浙江长兴人,博士,外科副主任医师,高级经济师。浙江和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浙江和康医疗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同时担任浙江省社区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湖州师范学院导师及客座教授、浙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主席团副主席、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发起人、常务理...
职业亮点
浙江和康控股集团董事长,身兼多职,行业影响广泛